吊銷營業執照屬于工商執法中的一項懲罰條款,只有企業或商鋪觸及到某些不合工商規定時,公司注冊工商部才會執行吊銷營業執照的。如果被吊銷了營業執照還繼續營業,則是違法行為。公司因為不想經營一定要去做公司注銷,相信很多企業家在看到這類新聞的時候都會在想到底是因為什么才讓企業被勒令關閉的。下面由小編為大家講解一下企業營業執照為什么會被吊銷?吊銷營業執照后存在哪些后果?
哪些情況下企業會被吊銷營業執照?
1、虛假注冊
即以各類虛假文件(含虛假注冊資本證明等)騙取注冊的情形。
2、無故不開業或者停業
《公司法》第225條、《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62條皆規定:公司成立后無正當理由超過6個月未開業的,或者開業后自行停業連續6個月以上的,由公司登記機關吊銷營業執照。除《合伙企業登記管理辦法》未將此納入外,《個人獨資企業登記管理辦法》、《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皆將此明文規定為吊銷營業執照的事由。
3、不申請注銷
即已經破產或者解散清算結束后卻不辦理注銷登記的,對此名存實亡的企業,可以吊銷其營業執照。除《個人獨資企業登記管理辦法》未就此規定外,其它企業登記規定皆允許以此作為吊銷營業執照之由。
4、逃避年檢
企業年檢制度,意在年度審視企業經營狀況并就此備案公示,這是國家管理企業并維持企業經營秩序的必要手段,多數國家的企業法律皆有類似的制度。
5、公司存在三年不進行報稅。稅務局將會停止公司的稅務登記證,并且將會注銷公司營業執照,并且該公司法人三年內將不能成為其他公司的公司法人;
6、其他的情況。公司注冊當然還有一些專業的公司,比如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在工作中違反的相關的法律法規,也可能被吊銷其營業執照。
公司被吊銷的后果?
1、公司喪失了生產經營權。
我國各類企業準入市場和多數國家一樣,實行確認許可制度,未經確認許可的組織嚴禁進入市場,違者以非法論處。輕者沒收財產和罰款并依法取締,重者除沒收財產和罰款及依法取締并處外,還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2、喪失了法律保護的請求權。
法律只保護和調整適格主體的合法行為和與合法行為有關的其他行為,而不保護非法行為,公司一旦被吊銷營業執照,其一切經營行為均為非法行為。更不能要求自己或他人作為或不作為。
3、喪失了最后救濟權。
公司營業執照被吊銷,不等于法人資格立即消滅,僅是除清算范圍外的一切活動停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40條、第46條和《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20條、第33條規定,企業法人被吊銷營業執照后,應當由企業上級主管部門或者由企業自行組織清算組進行清算。清算程序結束至工商部門注銷前,仍可以自己名義或清算組名義(已成立清算組)從事清算范圍內的活動,包括起訴、應訴等,它具有民事訴訟的主體資格。
4、營業執照一旦遭遇吊銷,不僅公司本身,連同其法定代表人均會進入黑名單,即失信“黑名單”。